您好,欢迎来到鲤见教育!

时政资料

谈谈“电子烟监管”

2020-05-23 11:34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196

【理论简述】

烟草的危害,是人类付出过巨大代价后才认识到的,目前关于控烟已基本上没有争议。走过的弯路、付出的代价不应再重复,对电子烟的监管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不久前,国家卫健委表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计划通过立法的方式监管电子烟,让公众看到了将电子烟监管纳入国家立法的希望。


【题目示例】

“健康戒烟”“无害蒸汽”“没有二手烟”……近年来,被商家宣扬为“戒烟神器”的电子烟广受追捧,成为烟民新宠,也成为资本趋之若鹜的新风口。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 析】

【引出话题】

当前,国内电子烟市场鱼龙混杂,虚假宣传、夸大健康效用的问题有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有之;违法向青少年群体推广电子烟的行为有之。


【提出观点】

诸多乱象,表明电子烟产业亟需规范。


【深入分析】

目前,电子烟产业被视为“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很多企业都想趁着没有规范管理的空档期,盲目扩张、大干快上。但是须知,电子烟也是烟,事关人民健康,必须严格监管。“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企业发展的小道理要服从公共利益的大道理。


【提出对策】

明确危害程度是当务之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明确指出,宣称“电子烟的危害相比卷烟要低”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目前仍没有确切证据来量化电子烟风险水平。现在电子烟鉴定政出多门,人言人异。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办公,组织一批第三方的、权威的专家学者进行电子烟鉴定,对各种电子烟的烟雾成分进行彻底分析,对其危害程度给出明确说法。

确定监管部门最为迫切。电子烟涉及的归口部门包括了工信、工商、质检、卫生、公安、海关、商务等。除了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已经明确划归烟草专卖品的管理范围外,主流产品雾化型电子烟的监管暂时还不明确。在国家层面制定和出台系列管制保障措施,是当前重要课题。

规范行业标准时不我待。目前我国电子烟管理主要以地方性法规和行业团体标准为主,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权威的规范,从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包装宣传、销售使用一直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每个环节都要有标准、有管理,实现优胜劣汰的效果。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的报告,在全球195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在30个国家中受到禁止,在65个国家中受到管制。他山之石,值得我们借鉴。


近期课程

更多+

视频课程

更多+
关闭

在线留言

招考咨询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