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鲤见教育!

时政资料

谈谈流浪汉“安家”

2020-05-13 18:10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231

【理论简述】

近日,民政部会同中央政法委等10部门联合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其中,“开展落户安置行动,及时为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安置手续,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摆脱生存困境”等举措引发关注。

近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启动,以此来关爱流浪乞讨人员,体现城市温度。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 析】

【引出话题】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属于最底层群体,自身权利意识弱,长期处于社会主流视线之外。他们中的不少人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亟需得到制度化、成体系的社会保障。


【提出观点】

将这类人员有条件地落户安置,纳入国家社保体系,可解燃眉之急。


【深入分析】

众所周知,救助站解决了求助者的吃住问题,买票送其返回家乡,体现了人道主义救助原则。但是,这样做治标不治本。绝大部分流浪者身无长物,一贫如洗,缺乏工作技能,心态也存在问题。他们根本就无法自食其力,最终只好重新走上流浪乞讨之路。这就是流浪汉无法杜绝的根本原因。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这样主动和人性化的安置措施,不仅有助于社会管理,也能让他们活得有尊严,体现了政府部门关爱弱势群体的温度。但也应当注意到,社交平台上“骗子比乞讨要多”“除了帮扶还要建立黑名单”等声音折射出公众对“流浪汉”的界定标准存在担忧情绪。因此,相关部门在甄选“符合条件人员”工作中还需拿出更为具体的细则,兼顾好公平。


【总结收尾】

当今世界虽然不可能杜绝流浪汉,但是我们经过艰辛的努力可以减少流浪汉的数量。流浪汉迫切希望有一个“家”,我们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可惜的是有些地方根本就不去做。这些地方是否应该向深圳市宝安区救助站学习呢?要记住我说过的话:“流浪汉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近期课程

更多+

视频课程

更多+
关闭

在线留言

招考咨询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