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鲤见教育!

时政资料

谈谈“酒桌文化”

2020-09-01 17:10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214

【理论简述】


新员工聚餐,原本是一个团建的好契机,但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近日的一次员工聚餐,却被桌上的酒闹得鸡飞狗跳。刚入职的新员工因为拒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遭其辱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据当事人描述,现场有人摔酒杯、砸桌子,有人吐了一地,有人对女同事动手动脚。这场混乱的闹剧在网上激起网民的愤怒,有人痛批畸形酒桌文化,有人剑指职场霸凌。

【题目示例】

近日,一银行新员工在酒席上不喝领导敬酒,被领导打耳光、辱骂的事件,引发广大网友热议。在一片声讨之中,“酒桌文化”一词,再次被提及,并成为大家目光的焦点。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

【引出话题】


中国酒桌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历史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汉字成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经过了几千年的时光,不仅酿酒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应的也衍生出了极其丰富的酒文化。



【深入分析】


曾经的酒文化是文人行酒令饮酒作诗,而现在只是低俗之至情义绑架的流氓行径。现在所谓的酒文化简直是对文化两个字的侮辱。酒后驾驶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为一种人人愤慨,却又往往难以禁绝的社会性公害,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也有着深刻的现实因素。酒文化的盛行、酒在现实生活中化身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符号和人际交往的“润滑剂”,都可能无形中助长酒驾的发生。



过度饮酒会伤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几乎每年都能看到,有人在酒桌上“喝到死”的新闻,在职场、生意场、甚至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少人深受劝酒之害。而这劝酒中,一旦掺杂进了利益和权力关系,就更为丑陋腐化。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领导要你喝的不是酒,而是对权力的服从。在职场,这是一种职权霸凌的歪风邪气,若涉及公务,更可能滋生贪污腐败。当毫无底线的滥饮成了衡量能力情商的标准,乌烟瘴气的酒局成为工作办事的主场,社会规则何在?道德法治又何存?

【总结收尾】
“酒”能“成事”,自然也能败事。喝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沟通感情,也可能引发无法弥补的后果。古代就曾有蜀国名将张飞因酒后暴打下属,在一次大醉后被手下大将所杀,一世英雄就此消逝,留给后人如此笑柄。反观当代,喝酒误工、酒后寻衅滋事、酒醉驾车赔上性命等事件也屡见不鲜。我们缺的从来都不是规章制度,而是每个人心中的那一道自觉的“红线”。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刹住“酒桌文化”歪风,还社会一片风清气正的良好风气。



近期课程

更多+

视频课程

更多+
关闭

在线留言

招考咨询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