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6 14:44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327
日前,《半月谈》曝光了在教育竞争中存在的各种“隐形加分”现象:“截至今年,教育部已明确特长生、竞赛生培养与升学加分全面脱钩,但各类‘隐形加分’现象仍难杜绝,在校内评优、升学考试的保送名额等方面发挥作用,值得关注。”此事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也再次引发很多人对各种“拼爹”行为对教育公平的损伤的担忧。 “隐形加分”已经成为新型拼爹的代名词。父辈有地位有门路,子女轻轻松松拿着各种奖项或“成果”,“隐形加分”一路畅通。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站在同一起跑线,是公平竞争的基本要求。在最是讲究公平的考场之上,这条原则却被一些人曲解,通过“隐形加分”的犯规行为,在发令枪响之前就已经“开跑”。
不言而喻,将竞赛成绩与特长优势与升学“脱钩”,就是为了防止其中的“猫腻儿”破坏教育公平。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人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为孩子升学“保驾护航”,看似是拿出了一些所谓的“特长”与“成果”,但实际上是暗箱操作的结果。而那些没有背景与资源的寒门子弟,不得不在竞争极其激烈的应试教育“独木桥”上厮杀,能够实现自己名校梦的学生,终究只是少数。因此,国家三令五申强调要杜绝这些升学中的暗箱操作,并从规章制度上作出了一定的改良举措。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