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09:52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280
据媒体报道,青岛科技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日前举行,16万人在“云端”在线观看了这场仪式。此前,南京邮电大学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机器人“云毕业典礼”,两个机器人身穿硕士服,头顶学位帽,缓缓向导师走来。导师为机器人拨穗并颁发学位证书,坐在家中的毕业生通过机器人搭载的平板向导师致意问好。而中央美术学院不仅把毕业典礼搬到了线上,毕业作品展也在线上举办。
中国各地高校迎来了“毕业季”。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云答辩”“云毕业照”等“云毕业”方式在各高校间掀起新潮流。请谈谈你的看法。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云毕业”成为一些高校的标配。这既是出于对毕业生生命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也是出于战疫的需要。
“云毕业”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然之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有关部门也齐发力,打出一套促就业组合拳。通过扩招硕士研究生规模、充实基层专项“特岗教师”计划等十大专项行动为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对于高校而言,“云毕业”考验的是高校的组织管理能力。各高校要压实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有序做好毕业生离校前的一系列服务工作。同时,高校还要做好毕业生就业辅导和学生焦虑纾解工作。高校可以与用人单位以及政府部门协同合作,组织各种在线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切实为毕业生架起就业之桥;通过推送心理防护文章、开展在线心理疏导课程、开展心理网络援助等方式纾解毕业生紧张情绪。
对于毕业生而言,无论是论文、答辩、还是毕业典礼,这些都只能在网上去完成。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一下陷入混乱。但,换个角度想,这样的“云毕业”其实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云毕业照”、添加了有纪念意义元素的文创产品更是给这个不一样的毕业季增添了惊喜。作为有活力、有创意、适应力强的年轻一代,“云毕业”虽然缺乏了一些现实世界的仪式感,但蕴含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云毕业”是特殊时期的迫不得已,是考验,亦是磨练。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毕业生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年轻人,未来可期。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