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鲤见教育!

时政资料

谈谈“小镇做题家”

2020-06-28 09:51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279

【理论简述】

小镇做题家特指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高考考得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去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但是到了大学,一切都不一样了,只会做题的小镇人士很难去融入这样的生活,只会做题,不懂交际,没有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之后很多人变得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无力去改变这现状


【题目示例】

最近,“小镇做题家”这个词有点火。这个词指的是一群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寒学子,他们依靠题海战术与学业高压升入一流高校,但在大学期间乃至毕业后就变得泯然众人,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引出话题】

所谓的“小镇做题家”,顾名思义就是出身在小镇,然后通过埋头苦读,最终考入985名牌大学,这些学生完全是凭借初高中阶段,疯狂的做题,最后在成绩上秒杀他人,取得进入大学的入场券。可以说,做题是“做题家”考入985大学的绝杀技能,然而由于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并没有其他获得信息的渠道,而自己的长辈更是没有什么实用的经验来传授,更不用说资源。

【提出观点】

当这些做题家步入大学后,他们在小镇上培养起来的优越感会由于自己的社会化程度低而被其同学轻而易举的击败,从而陷入自卑的情绪中。以致在大学的成绩并不出众,甚至会出现沉迷网络游戏等极端逃避现实的情况,在离开象牙塔后,这些小镇做题家完全无法适应社会,处处碰壁


【深入分析】

这种教育鸿沟,在目前的社会中是很普遍的。而造成这种资源差异的原因,正是城乡二元体制。从这个角度上说,通过教育改革、社会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人才选拔通道,打破限制阶层流动的桎梏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改变并不会立竿见影地发生。


出离标准之外的小镇青年,可能无法长成笔直挺拔的栋梁之材,却能拔节为一棵生机盎然的歪脖子树。那些没有星巴克,没有私立贵族学校,没有连锁便利店的小镇,在城市化浪潮中被视为掉队者的失落之城,为小镇青年提供了另类的养料。


【总结收尾】

走出“小镇”,头顶光环,进入大城市,却遭遇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落差,这是难免的。但不必为此自怨自艾,甚至颓废、悲观。降低一些不且实际的期望,摆正心态,脚踏实地继续努力,朝着切实的目标前行,生活自然不会辜负这份努力。就像“985废物引进计划”中的一些成员,虽然他们有哀叹,但也会反思,并且梳理过往寻找出路。进入大学之后的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近期课程

更多+

视频课程

更多+
关闭

在线留言

招考咨询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