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鲤见教育!

时政资料

谈谈“网络弹窗”

2020-06-04 10:20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108

【理论简述】

疫情期间,网络办公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可是,不少人在网络办公时有被弹窗广告骚扰的经历。有的广告窗口关闭键很小,关闭不成反而直接点开了链接;有的传播木马病毒等恶意插件;更有甚者,通过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等等。这些自动弹出的广告窗口,不仅影响正常办公效率,还存在网络安全隐患,令人不堪其扰。


【题目示例】

新华社日前对“霸屏”的网络弹窗广告乱象进行了起底:弹窗广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投入2万元即可弹窗100万次。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 析】

【引出话题】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现在的弹窗广告也不仅仅是活跃在PC端了,你打开手机、点开APP都可能遇到。而且,这类弹窗已经进化成为智能广告,你前一天浏览过某个商品或某条信息,第二天在很多页面你都会收到与之相关的广告。


【提出观点】网络弹窗广告除了造成视觉污染外,还存在侵犯用户隐私、暗含违法信息等问题,亟须综合发力规范治理。


【深入分析】弹窗广告之所以多发,主要原因还是背后存在强大的商业变现的考量。一些用户反映刚刚看过某商品,弹窗很快就会弹出类似商品;甚至在手机上浏览过某内容,去到单位后,办公室电脑上也会弹出相近广告。弹窗乱象,弹出来的是浮躁和利益,弹走的是良心和道德。当一些所谓的“高新技术”被某些利欲熏心的广告经营者以打法律“擦边球”的方式利用起来时,普通用户用尽浑身解数也避之不及。

眼下,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些法律法规出来以后,弹窗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老百姓依旧缺乏维护正常权益的意识。甚至从来就没有想过可以投诉,老觉得忍一忍无所谓。“网络弹窗广告骚扰不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拉低用户体验感。


【提出对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有些广告商或者平台刻意规避或者对抗监管的现象,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监管执法。除此而外,在法律并不欠缺的当下,应该加大对公众的普法宣传。利用网络安全周等活动,包括可以在大型重点媒体上做宣传等,用一些典型案例和公开数据来以案释法,告诉公众这样做会有效果,让大家知道可以去投诉维权。尤为重要的是,要升级监管技术,对登记在案的网站、APP等做到心中有数,强化识别和跟踪,综合发力,规范管理,有效治理网络弹窗广告肆意骚扰现象,还网络一片净土。


  【总结收尾】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需要惩前毖后,警示那些心怀侥幸的广告经营者规矩做人、依法办事,还人们一个绿色、清净的互联网环境。


近期课程

更多+

视频课程

更多+
关闭

在线留言

招考咨询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