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鲤见教育!

时政资料

谈谈农村“关系保”“人情保”

2020-06-02 09:37   |   发布人: 鲤见教育   |   浏览次数:211

【理论简述】

据报道,个别地方的低保工作仍有漏洞,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杜绝村(居)干部独断专行、沾亲带故者借势上位的现象,保障人缘一般的困难家庭也能评上低保,加强监管、审核资质,排除主观因素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


【题目示例】

自全国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以来,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成效显著,“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问题明显减少,农村低保环境不断净化。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 析】

【引出话题】农村低保的对象主要是农村病残老弱、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群体。每月几百元钱的保障虽然并不太多,却维系着一个家庭的生活。


【现存问题】但近年来在个别地方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惋惜的现象。新闻中屡屡曝出“关系保”“人情保”,让不该享受低保红利的人享受了,却把那些本该享受政策惠泽的人落下了。如此一来,既降低了低保资金使用的公平和效率,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干群之间的关系。

【提出观点】私相授受、利益交换并非真正的“人情”,充分发挥低保好政策雪中送炭的作用,努力让贫困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那才是更大的“人情”。


【深入分析】应当说,农村低保政策并非没有周全的制度设计,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关系保”“人情保”呢?恐怕还是要从制度执行是不是规范、有效监管是不是到位等方面来找原因。试想,如果制度执行上不能秉公守法,监管上不能严格把关,而是拘泥于人情关系,工作懒散懈怠,那么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会在执行中走样,农民群众热切盼望着的好政策也会因为执行不力而打折扣。


【阐述意义】开展针对农村低保的专项整治,无疑有助于让规范执行的“弦”绷得再紧一点,让有效监管的“水龙头”拧得更严一些,避免跑冒滴漏,从而提升农村低保的管理水平。


  【对策措施】其实,农村低保也好,其他民生政策也好,都要在狠抓落实、从严监管上下功夫,打通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在此过程中,既要加强社会监督,强化监察和审计,也要完善问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让那些中饱私囊、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人付出应有代价,如此才能让各项惠农好政策的阳光更明亮、更温暖。


近期课程

更多+

视频课程

更多+
关闭

在线留言

招考咨询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招考咨询!